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慈善研究 >

公益项目产品化?

时间:2021-04-27 16:10来源:公益时报 作者:王勇
  

  

  最近几年,“产品化”“产品思维”“规模化”“效率”等商业名词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公益人的眼前。公益产品化似乎成为一种潮流,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争论与困惑:

  公益项目真的需要产品化吗,公益产品又该如何打造?公益产品和项目之间是什么关系?团队架构需要调整,规模需要扩充吗?如何避免失败,失败了如何应对……

  12月11日至12日,在“看见不完美”公益项目产品化行业研讨会上,来自佰特公益、一公斤盒子公益创新机构、西安市光源助学公益慈善中心、成都童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慢学校、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等教育类公益机构,以及中国扶贫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悦享新知等支持性机构的实践者,分享了各自试错的过程,展现了探索路上的那些不完美,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

  一起来看看产品化的路上都有哪些“坑”在等着,如何跳出这些“坑”吧!

  趋势初现

  2013年以来,随着社会组织支持政策的不断出台,公益行业迎来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募集的资金在增多,项目规模在增大,越来越多的公益组织期望扩大项目覆盖范围与人群,大规模地解决解决社会问题。

  以教育公益为例,“由最初传统的资金和物资的援助,慢慢地发展到以助学扶智为主要目标,并且呈现出一个多元化的教育公益项目的态势。”佰特公益执行总干事陈潇斐表示。为了实现扶智的目标,很多教育公益项目开始研发课程、教材、工具并推广到学校中。

  “一开始我们其实没有想过规模化。因为规模化其实跟我们当初创立歌路营的初衷是不太吻合的,规模化所需要组织能力和资源其实在当时是我们远远的不能承担的,但是为什么后来又做了呢?当我们看到三千万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的时候,我们还是想放手一搏勇敢去做。”北京歌路营慈善基金会产品经理李进表示。

  “从解决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产品化是有必要的,在公益行业里面其实是一个趋势,它可以让一些好的项目迅速的规模化,有效的解决社会问题。”中国扶贫基金会项目合作部主任汤后虎表示,“但并不是说每一个机构都是要去尝试”。

  2016年,南都公益基金会更是推出了中国好公益平台,通过资源链接、能力建设、品牌推广、经验分享和落地对接的形式助力公益产品进行规模化。

  “我们对公益产品的界定,主要是针对特定的深度问题和人群需求提供具有较高标准化程度、可复制并且有可持续资源模式的解决方案。”南都公益基金会秘书长助理杨丹表示。

  “佰特公益、歌路营、童萌等都是从各自服务的对象出发,运用产品化思维不断打磨和迭代各自的项目,同时不断吸引更多的资源共同关注并致力于其服务对象所面临问题的解决。”杨丹强调。

  遍地是坑

  虽然趋势已经显现,但要实现从项目到产品的转变,对公益组织来说并不容易。实际上,掉进“大坑”里的机构不在少数。

  佰特公益成立于2009年,一直致力于推动青少年财经素养教育。他们研发了阿福童财商课程,并一步步从城市推广到乡村。

  “走过的路径和一般的教育公益项目是一样的,开始要做教师培训,然后学校去开课。培训了大量的老师,但转化率不到10%。”佰特公益儿童事业部总监唐薇回忆道。

  随着人们对财商教育的认识慢慢改变,愿意接受阿福童课程的人越来越多。为了普及财商教育,让更多合作伙伴参与进来,佰特公益开始了公益产品化的探索。(王勇)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