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慈善人物 >

只要儿子在,再苦也心满意足

时间:2012-02-23 11:12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郯城县武陵山脚下有个肖家村,村里有一处不起眼的院落,里面住着黄秀英母子俩。79岁高龄的黄秀英含辛茹苦地照顾病瘫的儿子,30多年来,母亲始终是儿子最坚强的依靠。
儿子卧床32年,娘没吃过热乎饭
  黄秀英的家十分简陋,小院的门正对堂屋门,一进院子就看到门里靠墙一张床,黄秀英50岁的病儿正躺在床上。虽是早春二月,屋里仍旧寒气逼人,病人竟睡在凉席上,连床褥子也没有,“多盖两床被子就不冷了。”他说。随行的村委负责人解释道,他是怕弄脏了褥子,拖累老母亲拆洗。
  他就是黄秀英的儿子肖丙伦。“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有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腿疼痛难忍,疼得走不动路,拄着拐杖好不容易回了家。”肖丙伦说那从以后,他就慢慢地无法行走了。“家里四处求医,几乎变卖了所有值钱的东西,最终也没能把病治好。现在他的胳膊也抬不起来了,只有手能动弹动弹。”从18岁躺下,肖丙伦已经躺了整整32年了。
  说话间,黄秀英慢腾腾走过来,她一直在东边灶房里给儿子炸萝卜丸子。“上了年纪,身体大不如从前了,腰疼、腿疼、胃也不好。”老人家一边说一边不停地嗳气。“他吃饭靠人喂,喂完他饭就凉了,我总吃凉的,就把胃吃坏了。”黄秀英拉家常一般跟记者说道。
为了儿子,中年丧夫的她更得拼力挣扎
  黄秀英的人生十分不幸,30多岁的时候,丈夫因病离开人间,当时儿子只有3岁。肖丙伦病倒后,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她一人身上,里里外外全靠她一人操持。当时,有人看到黄秀英如此辛苦劳累,就建议她再组建一个家庭。可黄秀英想到自己的孩子到了别人家里可能不被疼爱,特别是儿子有病在身,于是,她放弃了再嫁。
  黄秀英家所处的地方是山区,种地是母子俩惟一的生活来源。所有的庄稼,都是黄秀英一人用小推车往家里拉。玉米秸是冬季取暖的好材料,黄秀英舍不得扔掉,有一年秋天,她硬是用小铁车把一亩地的玉米秸,从一里外的地里推回家里,整整推了一个星期。小铁车不大,一次只能推三四捆玉米秸,黄秀英不知推了多少次,累极了,就坐在路边倚着玉米秸睡一会,然后再接着干。
  村东的山坡上有一口山泉井,老人挑不动水桶,就用小铁车推水吃。有一年下大雪,老人推着小铁车去取水,下坡时一不小心,连人带车滚到了路边沟里。“现在好了,村里通自来水,专门给俺安了个闸,一开闸水就哗哗地流,再也不用推水吃了。”老人高兴得脸上笑开了花。
就是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
  如今,79岁的黄秀英因为操劳过度,患上了严重的骨质增生,此外还有高血压、关节炎等病,需要常年服药。这药费也得从这两亩薄地的收入里出。不要说一个 79岁的老太太,就是让棒小伙去操持这么多农活也需要费一番力气。而黄秀英不但要伺弄好庄稼,还要悉心照料病瘫儿子,这其中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她自己知道。
  常年躺在病床上的肖丙伦想了很多,要不是自己拖累,母亲哪能吃那么苦,受那么大的罪?他几次试图自杀。被母亲发现后,哭着告诉他:“只要有我吃的,还能少了你吃的吗?我只要有个儿子看着,就心满意足了,再苦再累我也愿意。”从那以后,肖丙伦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只有好好活着,才能对得起含辛茹苦养育自己的母亲,这也是母亲活下去的力量。
  儿子永远是娘的心头肉,32年来,悉心呵护、精心照料儿子,已融入黄秀英的生命中。儿子的冷暖时刻牵动着母亲的心,黄秀英说:“就是再苦再累也得坚持下去。”
( 林伟伟  王来凤)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