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善恩展播 >

人生终点站的“美容天使”

时间:2010-11-24 14:52来源:未知 作者:管理员
  

23岁,正处在花样年华的邵丹丹,是一位整容师,但是她不是普通的整容师,而是临沂市殡仪馆的整容师,一个专门为亡者妆扮的整容师。虽然她让逝者很体面地离开人世,但是她并没有听到太多的感谢。
  背井离乡,天天面对冷冰冰的遗体,邵丹丹这位来自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女孩,凭着对自己工作神圣感以及爱情的滋润,仍将执着于地处偏僻荒芜甚至过分冷清的殡仪馆里,继续让逝者在人生最后一站安详、有尊严地离开……

 

  我的专业,我做主
 

  殡仪馆一直以来就是一个令人望而却步甚至生畏的地方,而为亡者整容更是一个让人“敬”而“远”之的行业。3月8日,当记者在地处临沂市兰山区马厂湖镇北、艾山东麓的临沂市殡仪馆办公区内见到邵丹丹时,怎么也无法将面前这个清秀的女孩与殡仪馆整容师联想在一起。邵丹丹在疑问中,道出了她当初选择殡仪馆整容师这一职业的来龙去脉。
  2006年夏季的一天,是邵丹丹高考后填报志愿的日子,班主任老师无心的一句“长沙民政学院有个现代殡仪技术与管理专业,谁想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没想到内秀的邵丹丹在老师简单介绍后报了这个专业,从此也造就了临沂市殡仪馆一个美丽的女大学生遗体美容师。
  “对这一专业,当时老师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一下,自己也不是很了解,但是觉得有挑战性就报了。然而一听是殡仪这俩字,我爸妈及其他家人都很反对,尤其是妈妈,说什么也不让我报,但是最后我还是偷偷地报上了。”谈起最初的选择,邵丹丹平静的回答让人觉得有些出乎意料。
  通过学习,邵丹丹开始知道这个专业并不像自己当初想得那么简单。“说句实在话,我也有过换专业的念头,但是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我渐渐真正了解了这一专业的价值,也开始觉得这是一份很神圣的职业,所以就慢慢接受并爱上了这个专业。”邵丹丹回答了记者的疑问。
  话虽然这样说,然而面对自己人生生涯遇到的第一具遗体,邵丹丹还是吓得后退了一步。“大一时,我们只是到一些殡仪馆看了一下遗体,虽然没有给这些亡者整容,但是当时还是觉得很害怕。大二开始了真正的操作,最初是给一具遗体穿衣服,当时真的是吓坏了,怎么也不敢伸手碰,不过在旁边老师傅的悉心指导下,最后我还是鼓起勇气硬着头皮做了,这也算是我迈出了从事职业的第一步。”与第一次的胆怯到如今工作了一年的从容,邵丹丹觉得自己在工作上长大了。
  不过在实际工作中,面对那些破损严重甚至腐烂散发着异味的遗体,作为一个女孩子,邵丹丹有时还是本能退后甚至会呕吐。“尤其是看到那些破损腐烂严重,面目全非的遗体,不害怕是假的,有时到了晚上,我也会胡思乱想。还好通过自我安慰自我调节,最终还是让自己镇定下来,心想这是自己热爱的工作,应该坚持下去。”

 

  成就生命最后的美丽,很神圣

 

  2009年2月,大学生活结束,家在内蒙古呼伦贝尔市的邵丹丹在家人的极力反对和同学朋友的不解中,来到临沂市殡仪馆工作。
  “当时选择这个专业时爸妈就很反对。真正要做这份工作时,爸爸妈妈真是气坏了,电话不断,埋怨声、劝导声天天声声入耳,尤其是妈妈,她觉得一个女孩子干什么不好,干嘛非得去天天和尸体打交道呢?”
  不仅如此,就连同学朋友也对邵丹丹的选择表示诧异。“一个文静的女孩为什么选择这样的工作,实在不应该啊,应该换一个。”不管怎么说教、劝导,邵丹丹还是从遥远的家乡来到了临沂殡仪馆,开始了心中这份神圣的工作。
  52个人负责临沂市5个区的殡葬工作,工作强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对一个只有23岁的女孩而言。每天早晨6点准时起床,7点准时上岗,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有时候忙的时候连午饭也吃不上。下午5点下班,可是她很少能够正常下班。同时,殡仪馆是全天24小时服务,所以晚上也跟白天一样,要不断地接尸体、冷藏,一些急需火化的尸体,需要半夜起来给死者化妆。只要有情况,不管是凌晨还是深夜,邵丹丹都得从床上爬起来上岗。
  据临沂市殡仪馆一位负责人介绍,若是正常死亡的遗体,他们的工作就简单多了,只需脱衣、沐浴、穿衣、美容后,就可将逝者送到告别厅。若是遇到车祸、工伤等非正常死亡的,工作人员就须将逝者抬上沐浴台,对尸体进行清洗修复、缝合甚至对拼,这是整个业务班业务难度最强的一项业务,需要一定的心理素质和工作经验。
  因此,除了身体上的劳累,邵丹丹还承受着很大的心理、精神压力。“记得有一次,打开送到我工作室的一个箱子,我吓了一跳,因为这个箱子里是被分割成的一块块人的肢体和头,血肉模糊,不堪入目。面对这具被分尸的遗体就连他们的家人都不敢靠近,而我们这些整容师必须得一针一线地把这些肢体缝合在一起,清洗干净并恢复到这名亡者原来的样子,营造出他安详入睡的面容,让亡者家属看后减少他们心中的悲痛。”这一次经历让邵丹丹终生难忘。
  “我们的工作尤其是在夏天更为艰难,遗体腐烂的速度很快,有的遗体送来的时候,就已经腐烂了,不仅散发着臭味而且还引来苍蝇、蛆等很多虫子,但是我们就是从事这种工作的,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得迎难而上。”
  尽管很辛苦,并且可能被传染上疾病,但看到在自己的整容下,逝者原本如土甚至变形的面容有了几分生机,如沉睡般地恬静、安详……邵丹丹觉得一切都很值得。
 

  工作的精神支柱,是爱情

 

  说起殡葬工作,常人见而生畏,无法接受,天天与死者遗体打交道,而且殡葬工作环境中从来没有欢声笑语,有的只是死者家属的悲哀哭泣以及冷清的风声。每天面对的不仅是正常死亡的遗体,还有刑事案件、交通事故、自杀等非正常死亡的遗体。长时间的工作和单调的业余生活,邵丹丹难免会觉得压抑、甚至烦躁,还好,男朋友在身边的支持,她感到了温暖和宁静。
  谈起男朋友,邵丹丹略显羞涩,但是话语中充满着对他的谢意。“一年来,虽然爸爸妈妈现在慢慢接受了我的工作,但是反对的声音一直存在。听到爸爸妈妈的反对声,作为家里的独生女,我心里也很难过,但是我只有心里默默忍受,在这种情况下,男朋友都会适时来到我身边,安慰我、鼓励我,可以说,没有他的支持,我也不会走到今天,我很感谢他。”同时,在男朋友的努力劝说下,未来的公婆也慢慢接受邵丹丹这位从事殡仪工作、未过门的儿媳妇。
  邵丹丹还告诉记者,由于他们两个工作都比较忙,男朋友也不能经常来单位看她,但是每天的短信、电话让这一对同在异乡的恋人的心紧紧贴在一起,互相鼓励,互相进步,这让工作在特殊环境中的邵丹丹更感到爱的暖意和力量。
  今年春节又恰逢情人节,由于工作关系,他俩都没能回老家过年,但是邵丹丹的男友为了给她营造过年的气氛,不仅买了很多她爱吃的东西,还买来了很多烟花,看到两人一起燃放烟花,邵丹丹心中腾起了说不清的温暖,同时也觉得这就是爱情的力量让她倍感生活的美好。

 

  抛开世俗的偏见,我会坚持

 

  “特殊的工作环境,还给遗体整容工作提出了很多特殊的要求,跟人道别时,整容师们不能说‘再见’或‘下次再来’等话语,我们甚至不敢亮明身份后主动与他人握手,免得别人为难。同样是窗口行业,别人讲求微笑服务,而我们绝不能这样做,因为我们每天面对的,除了形态各异的遗体,就是悲痛欲绝的丧属,这些都是严肃凝重的事,在工作中无论哪种情况,都容不得我们出现笑容。”在当天采访中,临沂市殡仪馆有关负责人进一步说明了邵丹丹她们这些殡仪从业者在工作及生活中所处的尴尬境地。
  “能来给遗体当化妆师,我已经说过早就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我们自己不自卑,从来没有看低自己。我们只是希望得到社会的理解和尊重,毕竟我们干得也是一项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这种工作总得有人干。”
  让逝者安息,给生者安慰,殡仪工作者辛勤的劳动,换来的是逝者安详地离开和其亲属心灵的安慰,这也是邵丹丹一直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份神圣的工作最好的解释。“尽管很多人面对我们大都会投来异样的眼光,甚至窃窃私语,但我将来会在这里扎根,展现我的理想,完成我神圣的使命。”邵丹丹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记者 韩纪功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