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琅琊关注 >

行走乡村——年集

时间:2020-02-22 21:40来源:未知 作者:沂蒙慈善
  

 

腊月十七的姚店子大集——沂水县姚店子年集纪实

 

行走乡村——年集

 

(时间:2019年腊月17地标:山东省沂水县姚店子)

出山大集

老头人们说,姚店子是个“出山集”。

因为是“出山集”,自古以来,姚店子集就是远近有名的头等大集。

说姚店子是“出山集”,大概有着两个含义。

一是人流出山。姚店子西面是大山区,几条山峪的出口就是姚店子。

南墙峪、院东头峙密河山峪;

石门、土城庄、仁家旺阔佬山鸡子山山峪;

阳早胡同、朱家楼子一带山峪等;

几道山口都从姚店子进出,山峪里的人家出山后最容易到姚店子汇集。

至于袁家庄、前城子、后城子、朱家庄子等沂河边的村庄,到姚店子采购山货、卖掉湖地所产粮食、莲藕等,更是他们近水楼台的选择。

二是山货出山。“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西山里自古盛产板栗、柿子、山楂、红枣、苹果、梨、松蘑、柞蚕丝、土烟、柴草等,山果、山货最方便到姚店子卖出。

“土货出山,海货涌入”。人流在姚店子汇聚还有一个便利,就是购买海货、布匹等百货杂货。

来自东海沿海的海货商人,把咸鱼、虾皮等鱼鳖虾蟹贩运过来,算计好集日,头天赶了苏村集,“苏村一六,姚店子二七”,第二天正好来赶姚店子。

还有来自淄博、青州、临沂、江苏的百货商人,怎么也要兑活好日期来赶姚店子。“姚店子大集卖货多!卖货快!”吸引力大!

土货出山,外货涌入。山乡的土货与外地的洋货在这里交汇,山乡的闭塞与海洋的宏阔在这里碰撞。

 

西南乡进城的必由之路

历史上的很长时期,沂水县西南乡辖至岸堤、界牌、垛庄、孙祖、界湖等广阔的土地。

姚店子是沂水县城通往西南乡的必经之地。沂水城与西南乡之间,有一条古道。这条古道从沂水城沂河西岸过扈山店南行,经过姚店子通过灵山西口后,南去铜桥庄、界湖,西南经马泉、鲁庄翻凤凰山口去往隋家店、岸堤等。

姚店子处在古老大路的重要节点上,它南去界湖、北到县城各有四十里路。西南乡进城的乡民和来往经过的官员,一般都要在姚店子驻足、打尖。

南来北往的行人,在姚店子住宿吃饭。东奔西走的客商,也要在姚店子停留。庞大的旅人和活跃的商品交易,催生了姚店子镇活跃的商业和旅店、饭店等服务业。

老人们说,老社会姚店子大街上开设有很多的商铺堂号和车马槽棚店。百货店、杂货店、大药房、胡家店、张家店等等临街而设,十分繁华。

旅馆中以大官店和二官店最出名。

大官店和二官店都是官店,是历史不同时期先后出现的两个官家“馆驿”。

大官店与二官店在姚店子旧十字大街的东侧和西北侧。

老人们说,大官店很早,由刘家店子刘家大户开设经营,住宿吃饭的人一般是到西南乡办理公务的官员。

老人们说,刘家店子刘家人能够开设大官店,可能和翰林刘中策家族十分豪强有关。清末时期,刘家店子刘中策是朝廷的翰林、监察御史。上本参劾官员的过失是他的职责;有时皇帝有什么过失,御史们也能参奏评事。在偏僻的沂水县,地方官见了刘翰林是毕恭毕敬,生怕被他抓住把柄参奏一本丢了官职丢了性命。

让刘家店子刘氏家人开设馆驿,是顺理成章的事。

二官店出现的晚,是大官店破旧后建设的驿馆,由张氏人家开设和经营。在姚店子一带,凤台庄张氏(俗称“坟台张”)是一个有名的强势家族。民国年间张克缦、张克猷、张之祥等都是地方上的强势人物,张之祥曾经担任过六区的区长。

到西南乡办理公务的官员,从乡下抓捕“罪犯(犯罪嫌疑人)”后,一路带着行走。走到姚家店子时,一般是在官店里吃住并及时审讯一通。

官店里有吃的有喝的,能住宿,还有审问堂房。审讯堂里还有老虎凳、夹棍、簪签子等刑具。

“男怕夹棍女怕簪”。夹棍虽然要不了人命,但是夹着手指、夹着小腿,两头拉绳的人一使劲,即使是壮实的硬汉也疼得龇牙咧嘴。金、银簪子插在女人的指甲缝里,即使再心如止水,也会让她花容失色。

在这里,办事的官吏还可以半道见到犯事乡民的家里人。如果有人偷偷给了官吏银钱贿赂,他们总会想出让犯人解脱和小事化了、大事化小的办法。

老人们说,民国年间,凤台庄张克缦就是有名的讼师,点子多,律条熟,口齿伶俐,人们说他的“肚子里长牙”。他和官吏非常熟悉,能引经据典包办一些民事诉讼。犯事的人家请托他在姚店子半路截道,总能达到小事化无、大事化小的功效。

清末民国年代,姚店子大集周围还罗列着几个豪富家族。埠前庄刘氏,从清朝中期步入豪门大户,至咸丰、同治年的刘秉锋达到鼎盛,其两个儿子刘沄、刘涛俗称“大胖”“二胖”,土地达到了几百顷。还有刘建唐等大户。埠前庄刘氏大家族,有着十几个堂号和斋号。

刘家店子“刘翰林”家族,虽然土地不如埠前庄多,但他是官僚地主家庭,权势熏天。

袁家城子袁炼袁振瀛“父子进士”家族,也是官僚地主家庭。在地方上有着广泛的影响。

黄家庄黄氏大家族,所谓老沂水县“高刘袁黄四大家”之一的黄家,豪强家族历史源远流长,他们的势力也是不容小觑。

至于姚店子黄自厚、黄成奎、黄仕先,凤台庄张克缦、张克猷、张之祥,荆山岭尹祥泰等星罗棋布的中小地主和富裕人家,也都有着自己广泛的财源和人脉。

这些豪门大户,手里有花不完的钱,集市上只要有稀罕东西,他们就会买。“姚店子大集上孬好的东西都有人要,孬货卖的了,稀罕货也有人要”。这也是姚店子大集十分兴旺的原因之一。

南北大路的驻留地,东西货物的交汇地,覆地广阔士民殷富,促成了姚店子大集的兴旺发达。

 

远近有名的牲口市

姚店子地处山区,山区民众养牛、养驴、养羊、喂猪等多。仔猪、羊羔、牛犊子等需要买来,长成的牛羊、生猪需要卖掉。牛羊贩子坐地收购,千家百户赶牛赶猪,牲畜买卖因而特别活跃。

老人们说,姚店子大集的大牲畜交易一般在晚上进行,到现在也进行着夜市交易。

逢集的前一天傍晚和前半夜,陆陆续续有赶牛的、赶驴的、牵马的、牵驴的、牵骡的等来到姚家店子。远路的找个旅馆饭店吃上点饭、喝上壶茶,估摸着时辰。近处的牵牛拴驴提着灯笼赶着市点到达。

大约在下半夜二三点钟的时候,大牲畜市口热闹起来了。灯笼明灭团聚处,就有买卖在进行着。

经纪人活跃其中,一会儿到卖方那里褂袖子里拉拉手,一会儿又到买家那里长袖子里摸摸手指头。

老人们说,牙行经纪人精明的很。他们看看大牲口的牙口就知道年龄,摸摸牲口的脊背肚皮就知道牲口的强壮和羸弱。

当然,牛驴经纪也不是人人都能干的,老社会的牙行是需要持证经营的。牙行课税是官府税收的一个重要品种。

经纪人“摸指头”,是为了“割耳朵”。经纪人在买卖者之间摸透了指头,成交了,那么他就把买卖者之间的价格差价赚取了。当然,价格的真实差价只有他自己知道。因为价钱是通过经纪人收取和交接的,总少不了他扣下的一份子。

大牲口交易为什么在夜间进行?

有人分析可能是占用集场子的缘故。大牲畜市场在黎明时结束,正好别的摊位来了,集上交易换了模样。

有人分析可能是历史习惯。贩卖牲口的商人晚上把牲口买到手,天明了就赶着大牲口赶路,一般要走很长的路。

无论怎样,老人们说,大牲口的夜市交易,方便了偷牲口的贼人,也方便了经纪人的居中剥削。

有一个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事是,辣椒交易也是在夜市进行的。山区产辣椒特别多,上市量大,但批发交易为什么在夜里进行呢?

当然,猪、羊等牲口的交易在白天进行。当集市上的摊位一个个摆起来的时候,猪市、羊市上也成堆成群了。

猪羊交易更多的是山区农户之间的调剂余缺,但是商贩收购也占很大的份额。

许多的猪贩子、羊贩子在姚店子村置地盖房长期定居,并且在集场子边上盖起了猪圈、羊圈。集日大量收购猪、羊等牲畜,再成群赶往海口装船,贩运到青岛、大连、上海等城市。不过,由于清末民国时期治安太乱,赶着猪、羊长途贩运的商贩们时刻冒着被截路抢劫和被绑架的危险。

几辈子贩猪的袁奎烈就经常在大集上收购生猪,贩往大连、上海等城市。他是远近有名的“走江湖”的老手,也有着被抢、被骗、被勒索的无数经历。当然,贩卖生猪也让他一家挣下了无数的钱财。

他家就是因贩卖生猪来到姚店子居住的,曾在大集边上建设了很多很大的猪圈。

牲口市场上还有“配种”行当,也是在白天进行。

配种行当主要是驴和猪。“种驴”主人把驴喂得膘肥体壮牵到集上,把发情的母驴拴到木架子上,在人工的帮助下,完成配种过程。当然,配驴行当多在市场边角闭静处,免得有妇人路过时尴尬。

小孩子往往把这当做热闹,闹闹哄哄之下,小孩子们还可以捡拾一些“种驴”主人扔掉的喂牲口的西瓜之类,拿了喂猪。

灵山前西营庄那个牵着种驴每集都来的“白癜风”,是姚店子大集上共同的记忆。

猪、羊等家畜是按照斤两论钱的,当然少不了过秤的交易人员。过秤是要收取“秤子钱”的。这样,从老社会的时候,集市上就有交易所之类的机构参入服务和管理。交易所设立牲口市的过秤人员和粮食市的“掌升”的人员,收取一定的“秤子钱”或者是“平升钱”。

新中国成立后,交易所变成了工商所。工商所的主要职责就是集贸市场管理,也收取“摊位费”,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2000年以后,集市交由驻地村管理服务。据说,现在姚店子集上,还有集市管理办公室,收取一定费用,用于集市卫生清理打扫等。

行走乡村——年集

 

(请听听几位老人说大集录音)

说说笑笑话大集来自高自宝的沂蒙村庄行走00:0014:04

河滩大集是个娱乐场

姚店子大集原是在街巷里的。先是老十字街为中心,后是新十字大街摆长摊,再后是挪到了前河滩上。

老十字街是旧社会南北大路穿行的街道,就是大官店、二官店所在的地方。

日本鬼子占领期间,姚店子大集深受打击。赶集人们深受鬼子的轰炸、抢掠之害和汉奸地痞的欺诈之苦。曾有一段时间,姚店子大集被逼开设到了灵山之下。集场子设在山根下,主要是防止鬼子飞机的轰炸。沂水城来的鬼子飞机,飞过灵山时需要抬高,扔下来的炸弹就不准了。

新十字街是公路向西挪修以后的产物,供销社门店等沿路而设。八九十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各地的供销社、国营商业等纷纷到集市上摆摊。十一月初二“山会”前他们就来“买下摊位”,撑起货棚,沿着公路一眼望不到头。初二山会一直到初七,五天时间里摊子不撤。

前河滩集场子使用很早,大约在清末民国年间就有了。村前河滩边上有一眼清泉日夜流淌,方便了居民用水,也方便了赶集群众喝水。

河滩里最早设立的是牲口市。

姚店子村前是大河,古称时蜜水,俗称姚店子河。前河滩宽广宏阔,河水贴着村前土崖下流过。河滩里满布着“滑溜蛋(鹅卵石)”石块,河水漫滩流淌,清澈见底。

宽阔的河滩,给姚店子大集提供了宽松的环境。人们来这里赶集,心满意足地买卖货物之外,又有了一番特别的惬意和舒畅。

几十年之前,姚店子大集主要的市口搬迁到了河滩里。

每到集日,河滩里最热闹的地方是说书场子。

说书场子在集市的东南角,一边是潺潺流水、树叶沙沙,一边是鼓声嘭嘭、唱声咿呀。

一棚子说的,一棚子唱的。打板子敲筒子唱渔鼓的,打小鼓敲醒木说评书的,弹琵琶扬手帕唱弹词的等应有尽有。

过去文化活动不多,人们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逢集的时候,就凑到说书场子里过过瘾。说书唱书的民间艺人也是摸透了“脾气”,往往在要紧处就此打住“且听下回分解”了。说书人拿着盘子收钱,想听下去的就乖乖地掏出点钱来奉上。当天说书收场,还盼着下集继续。

大集上自然是少不了饭棚子。姚店子山区,特色的吃食是烧饼和馄饨之类面食,还有“汤锅”。薄薄的烧饼干脆香甜,这是儿童们的点心。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至于年集上五花八门的甜点、年糕、年团、糖块、山楂棒之类吃食,总会让小孩子一路流着口水嚷嚷着让大人掏钱买了吃个没完。

肉馅的馄饨碗里放上了虾毛糠子芫荽末之类,舀上一勺排骨汤热气腾腾,让人吃得热汗涔涔、口舌生香。

壮年人、老年人在汤锅旁蹲下来坐下来,倒上一碗热酒,喝着热气腾腾的牛杂汤,再切上一盘热豆腐拌上点葱花撒上点辣椒面浇上点酱油,再好了是切上一盘猪头肉、猪下货当下酒菜,不一会儿就喝得两眼迷离、吃得肚肥腰圆。

还有玩鸟的、下棋的、看纸溜子的、玩烟袋杆子的等等,什么人也能在里面找到伙伴,什么人也能找到自己的朋友圈。

“俺不是来赶集买东西的,俺是来玩的!”很多人都是这么说。

行走乡村——年集

 

腊月十七大清早,当我从沂南县城穿越灵山西口时,公路上早就有了川流不息的赶集人。

行走乡村——年集

 

翻过山口就是沂水县地域,“地下大峡谷”“地下画廊”等旅游宣传牌非常醒目。

行走乡村——年集

 

近处的赶集人是步行

行走乡村——年集

 

烟家庄的马大爷是老党员、老革命干部,向他打听八路军“老四团”在烟家庄打鬼子的战斗,他能说上来。他行色匆匆地赶集去了,没顾得多说。等哪天我去找他拉拉呱,看看烟家庄打鬼子战斗的战场旧址。

行走乡村——年集

 

姚店子桥南头路两边有了很多摊位

行走乡村——年集

 

卖春联的摊位在通往集市的每一道路口路边都有,方便人们赶完集后顺便买对联拿走。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木货市在桥南头有。随着家俱“工厂货”的增多,老木匠们的手工制品受到了很大冲击和影响。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升,曾经是盛、量粮食的重要用具,现在多是取其“升”之意,用作生孩子后的“交头”等仪式场合。这个老人做的大小两种“升”,小个的一般当做儿童玩具使用或者是当做烧香的“香炉”使用。

老人说,古式升是下口大上口小的,现在都是上口大。

行走乡村——年集

 

“提盒子”是传递、移送饭菜的传统用具,据说现在多用于上坟。

行走乡村——年集

 

这是烙煎饼用的,叫什么名称各地有各地的叫法。还有擀面轴子。

行走乡村——年集

 

这种我叫做“犋夹子”的木件,是紧绳子、捆车子必备的用具。这里人叫它什么名称呢?

行走乡村——年集

 

大青年让“识字班”骑车带着,有点不对劲。

行走乡村——年集

 

兄妹俩在桥上摆起了水果摊

行走乡村——年集

 

宽宽的姚店子河从姚店子村前、灵山后流过

行走乡村——年集

 

姚店子河本称“峙密水”,因峙密山和古代的“密邑”而得名。远处隐隐约约的是峙密山,我上去走过。而密邑遗址据说在刘家店子和姜家坪一带。

行走乡村——年集

 

桥北头通往土城庄、鸡山子等山峪的公路被车流人流堵住了。

行走乡村——年集

 

姚店子大桥修建前,曾有低矮的小桥公路桥。而更古老的桥在姚店子老村前,那是老大路过河的老桥。

行走乡村——年集

 

公路大街

行走乡村——年集

 

集场子的西口从沿街房之间穿过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水汪庄老武家的年糕是“山东老字号”,做了多年了。

行走乡村——年集

 

东西大街上人流如织

行走乡村——年集

 

卖薄皮烧饼的摊子随处可见

行走乡村——年集

 

蜜饯是传统食品,过小年还要给灶王爷吃,灶王爷吃了嘴巴会被黏住。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煮玉米和爆米花

行走乡村——年集

 

这位大叔笑得十分开心

行走乡村——年集

 

两位老人看中了烟袋铜锅

行走乡村——年集

 

小孩子看中了鳄鱼气球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这种地道的当地人穿衣装扮还常见

行走乡村——年集

 

集市管理办公室是沂水县姚店子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设立的,至于“牙行”盐店”“交易所”“工商所”之类都成历史了。

行走乡村——年集

 

海带是传统食品,猪肉炖海带美味之外,还能让山里人体会到大海的滋味。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蘑菇和核桃之类都是山地产的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山里的老人们来赶个集,更多的时候是一种消遣和“露脸”。

行走乡村——年集

 

水泥售货台上多是鞋子、布匹、百货等摊位

行走乡村——年集

 

老路老桥上的赶集人流

行走乡村——年集

 

赶早集的人买了铁锅回返了

行走乡村——年集

 

河滩已经进行整治变窄了,老社会的时候,河滩北岸延伸到村前崖头下。

行走乡村——年集

 

集场子的西南角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箢子簸箕之类是生活必备用具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条编提篮,估计买它的多是当做手工艺品来摆设收藏的。

行走乡村——年集

 

现场制作“盖顶子”的。

行走乡村——年集

 

卖皮货的,狗皮多。现在谁还会穿这种原皮的硝腌的东西?瘆人!

行走乡村——年集

 

坡子的老黄、武家庄子的老王等都是八十岁左右的老人,他们在集市上聚会拉呱,互相开着玩笑。“笑一笑十年少”,对他们来说,到集市上寻开心玩耍是主要的。

文章里的录音就是他们说的,还有两个拉呱的老人离开了这里去赶集了。

行走乡村——年集

 

他们都上过学,识字,是乡间老人中不多见的。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说书场子里说书唱戏的不见了,而代之以新的是唱“卡拉OK”的,观众不少。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玩鸟的不多了,这是南方来的“哑篮子”。据说,当地的“哑篮子”已经绝迹了,都被人逮尽了。

行走乡村——年集

 

古董摊子上玩烟袋杆子的很多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埠前庄李老玩烟袋杆子多年了,他说自己收藏了几十杆烟袋,有一杆还是清朝时期大户人家主人使用过的,烟锅、烟嘴子都是十分讲究的。

他手里拿的烟袋杆子八十公分长,他说,最长的一米一。这么长的杆子,使用时必须要有人在旁边填烟、点火才行。

行走乡村——年集

 

这是货郎用的,货郎挑着挑子走四乡,到村头上大街上摇动这个铜锣,特别的声响会招来买针头线脑的村里人。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茶水炉子代替了过去的长串炉子。

行走乡村——年集

 

玩具箢子使箢子这种用具突出了它的工艺品欣赏功能。

行走乡村——年集

 

守着摊子吃煎饼

行走乡村——年集

 

地瓜摊子

集市上不见芋头和生姜,问之于人们,他们说,这一带是“芋头窝”“生姜窝”,家家都有芋头生姜,拿来卖也很少有人买。

行走乡村——年集

 

学生都放假了,到集市上转转是为了玩耍。

行走乡村——年集

 

老大爷赶集找找过去的记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水汪庄有大藕汪,出产的莲藕很有名。

行走乡村——年集

 

卖藕的大哥“买下了摊位”,每集都来卖藕。

行走乡村——年集

 

青菜市最兴旺的时候是腊月二十七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干果摊子是必须的

行走乡村——年集

 

崮堆来的卖松蘑的

行走乡村——年集

 

大红灯笼高高挂,挂起的是一种喜庆。

行走乡村——年集

 

柿饼子是过小年必备的,关键是它甜津津的很好吃。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咸鱼市卖的是海货

行走乡村——年集

 

花椒大料用小杆子秤

行走乡村——年集

 

炸串之类是青少年的喜爱,但是,我总感觉那些鸡柳之类吃食不能吃。

行走乡村——年集

 

猪耳朵、猪下货煮了吃是老年人的喜爱。

行走乡村——年集

 

馄饨摊登场了

大锅里煮上了一锅馄饨,把一个个碗摆开来,加上虾皮芫荽等,再舀上热汤馄饨,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一碗馄饨,味道不错,只是碗太浅也太单调,男爷们儿吃不饱也缺滋味。如果再有一些大碗类型、再有一小盘咸菜、拌辣椒之类就好了,豆豉咸菜最好。价格里提高点不要紧,关键是要区别对待,要小碗有小碗,要大碗有大碗,还有佐料咸菜辣椒之类。

行走乡村——年集

 

烙饼子的正好给馄饨摊子提供补充。

行走乡村——年集

 

东边的馄饨棚子更大,老王家馄饨,据说老社会就开馄饨铺。这里的人更多,场面更大。

行走乡村——年集

 

馄饨是现场制作的,肉馅什么的让人亲眼看见,讲究的是料真价实。

行走乡村——年集

 

两个“小识字班”也来凑热闹,光拉呱不干活。她大姑在忙得团团转,而她们在这里拉呱。

行走乡村——年集

 

这个女学生好像学校放假了来玩的

行走乡村——年集

 

吃馄饨的人很拥挤。早就听说姚店子大集的馄饨很出名,今天正赶上中午饭吃了一碗果然名不虚传。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牛肉猪肉市口

行走乡村——年集

 

市场东边原是个大路边,据说早年间路边上立着“气壮山河”革命烈士纪念碑。

行走乡村——年集

 

(资料图片,沂南杨永春先生拍摄于埠前庄革命烈士陵园)

行走乡村——年集

 

烈士碑是1941年所立。文字据说是埠前庄刘棻如老先生书写的(资料图片,杨永春先生拍摄)

行走乡村——年集

 

小青年卖猪肉很熟练

行走乡村——年集

 

扈山店卖糖饯的老主户,他说已经卖了三十多年了。

他用的糖葫芦木盒子就证明了年岁很久了。

行走乡村——年集

 

拿着自拍杆直播大集的年轻人。大集场景总是寓含着浓浓的乡情,年轻人作为一种题材直播出去,是个好创意。

行走乡村——年集

 

鸡市和鲜鱼市摆到了老村前

行走乡村——年集

 

剃头和理发不能等同。剃头是用刀子剃净头发,理发则是用推子、剪子修剪头发。老年人还是喜欢把头发剃干净光光亮亮清清爽爽,所以,剃头摊子上多是老年人在这里剃头。

行走乡村——年集

 

集市顺着街道大路向村内延伸

本来,大集原就是在村庄里面的。

行走乡村——年集

 

“烤牌”!烤制的面饼长长的像旧社会上朝的大臣拿的笏板一样,所以也有人称呼其为“朝牌”。

行走乡村——年集

 

行走乡村——年集

 

延伸到南北大路的集市

行走乡村——年集

 

老村前的东西道路上已经没有摊位了。老人们说,曾经在一个很长历史时期里,东西大街是集市最拥挤最繁忙的地方。

行走乡村——年集

 

南北大路

行走乡村——年集

 

卖春联的摊子多在集市外围

行走乡村——年集

 

仁家旺手工制作的“摞门钱子”。也有人叫“过门栈”。

据说西仁家旺是制作“过门栈”的传统村落,过去,这个村“只要门口朝外的都会做这个”。

行走乡村——年集

 

凿口清楚,边缘齐整,颜色纯正,一看就出自老手艺人之手。

行走乡村——年集

 

松香也是过年必备的,虽然它是迷信品,烧纸烧香敬奉老天爷的。但是,在香气氤氲里,人们的祈愿有了寄托,人们的精神也得到解脱和放松。

行走乡村——年集

 

村里小巷子里也有来来往往的赶集人

行走乡村——年集

 

姚店子村地势高

行走乡村——年集

 

东西大街上有很多卖春联的

行走乡村——年集

 

年年卖春联的老马同志忙得不可开交。

行走乡村——年集

 

他的摊子上还有这类老社会人们需要的东西。

行走乡村——年集

 

一定要数算好门口,“出门见喜”“人口平安”等都要有,要买全了。

行走乡村——年集

 

买了春联,再送上几个福字,图个吉利。

行走乡村——年集

 

碗盘碟子筷子也是必须的

行走乡村——年集

 

下午五点左右,集市上人流就只见减少不见增多了。

行走乡村——年集

 

老公路桥上人影已经不多了

行走乡村——年集

 

悠悠的峙密河水又见证了一个闹闹嚷嚷的集日,又在冬季里即将送走一个年关。

行走乡村——年集

 

集市西口大街上已经稀稀落落

行走乡村——年集

 

玩烟袋杆子的老李也要回家了

行走乡村——年集

 

东西大街上的摊位也准备收拾了。

行走乡村——年集

 

通往石门、土城庄等的公路上也已经畅通无阻了。

行走乡村——年集

 

去刘家店子、院东头、南墙峪的沿河大道上显示出空阔。

腊月二十七日,姚店子大集将迎来更加繁忙的年关大集。

两三年以前,姚店子镇撤销,辖域被院东头镇和许家湖镇等拆分。东边村庄归了许家湖,姚店子、西边的村庄划归院东头。

姚店子镇虽然撤销了,但是它的百川汇流、交通要道的地位没有改变。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沂蒙慈善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1970-01-01 08:01 最后登录:2021-10-08 13:1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