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 慈善快讯 >

打通最后一公里“扶贫路”

时间:2020-06-09 14:05来源:沂蒙慈善网 作者:叶燕飞
  




















从村村通到户户通,打通最后一公里“扶贫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交通扶贫工作,亲自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强调要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兰山区作为临沂市委、市政府驻地,辖4个街道7个乡镇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面积83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37万,流动人口80万,交通运输是全区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统筹城乡交通一体化,是沂蒙人民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手棋。
近年来,兰山交通运输分局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全力以赴落实农村公路建设任务,从村村通到户户通,精准施策,靶向攻坚,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坚持规划引领  自2016年以来,兰山区累计投资近10亿元,先后实施村级网化工程、“三年集中攻坚”等村村通项目,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与“十纵十横”的城区交通骨干路网相连接,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新建改建农村公路660公里,打造提升优美环线110公里,带动了公路沿线乡村旅游、水果批发、苗木种植等产业的兴旺发展。 
      聚焦重点难点  2020年1月,兰山区农村通户道路硬化项目作为脱贫攻坚重要组成在收官之年花落交通。全区285个行政村,除去91个纳入搬迁规划和85个已实现户户通的行政村,还有109个行政村需要实施通户道路硬化。接到任务后,兰山交通人深入基层,广泛宣传,用脚步丈量民意,用行动温暖民心。为快速启动建设项目,多次组织召开区领导到场、各镇街分管负责人参加的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座谈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通户道路硬化实施方案,想方设法把党的政策落实为老百姓看得见的实惠。
      兰山区各镇街党委政府积极配合,分别成立了农村通户道路硬化工作领导小组,在区级补助标准基础上确定了镇级补助标准,这些举措调动了广大村民修路的积极性,部分已经实现户户通的村庄甚至有了“白改黑”(水泥路改沥青路)的想法,兰山交通运输分局及时安排第三方设计人员跟进,通过技术手段对村内通户道路状况进行全面摸底排查,确保统计数据准确无误。
      破解招标难题  户户通修的是百姓门前路,享受的是国家补助政策,建设标准和建设程序都需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村委会不具备业主资格,这给招投标带来了难题。兰山交通人创新思路、广泛论证,采用联合招标和监管部门批复相结合的办法,以镇街为单位,锁定“四个一”,即一个设计单位、一个监理公司、一个招标代理公司和一个审计单位,破解了村庄招标难题,推动项目前期工作。
确定目标任务  为加快工程启动,抢抓“黄金施工期”,兰山交通运输分局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原则,因地制宜,允许各镇街分批、分期推动通户道路硬化工作,确定“三个全面”,即4月份招标公告全面发布、5月份建设项目全面开工、6月份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的目标,要求各施工单位倒排工期、挂图作战,按时保质完成建设任务。
      加强监督考核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检查方案、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对各镇街的工作量进行细化,通过每月“亮成绩”,每季“抢红旗”,调动各镇街工作积极性。按月组织区级“打擂攻坚”通户道路硬化现场观摩推进会,由区分管领导亲自带队,听取各镇街分管负责人关于工程推进情况的集中汇报,对工程进度完成情况进行分析点评,就资金筹措和技术标准等问题进行统筹协商,通户道路硬化工作被纳入全区高质量发展考核。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  除了聘请的第三方监理,兰山交通运输分局会同各镇街党委政府成立工程质量监督小组,在强化质量监管的基础上督促村委会组织村内老党员和责任心强的群众加入到监督队伍中,协助维持通户道路硬化施工现场秩序,做好施工安全保障的同时抓好廉政纪律建设,建设让老百姓满意的放心路,筑牢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路。
     以百姓心为心,一枝一叶总关情  兰山区半程镇前孙沟村距城市主干道并不远,村内道路年久失修,晴天起土,雨天踩泥,给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兰山交通人把这些情况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与半程镇党委政府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对接,经统筹协商,确定了对村内破损路面进行提档升级的建设计划。
       “早上一开门,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崭新的油漆路一夜就铺好了。”老百姓赞叹的话语中充满了惊喜。村子里的道路变得畅、安、舒、美了,农村引水工程、人居环境整治等脱贫攻坚项目借势发力,快速推进,前孙沟村旧貌换新颜,一天一个样,村子里的老百姓们喜得合不拢嘴,点燃了庆祝的鞭炮。
      镇村公交全覆盖  道路建设好了,如何发挥最大效能,为老百姓服务好,运营是关键。早在2014年,兰山区就开通了全市第一条镇村公交,2018年,在全市率先实现镇村公交全覆盖,开创了“政府投资、镇企联合、企业运营、群众受益”的镇村公交发展模式。2020年6月,兰山区半程镇至沂南县青驼镇的公交1号线开通,标志着镇村公交跨县区运营正式启动。
     临沂市兰山区现有镇村公交线路11条,运营车辆32台,覆盖180个村庄,与86条城乡公交客运实现零距离换乘,惠及沿线40余万群众。农村老百姓像城里人一样,“出门就是油漆路、抬脚就上公交车”。孩子们上学也不用家长接送了,校车直接开到家门口。老年人赶集也都是坐着公交车来回,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车,政府买单。坐在公交车上的老百姓,眉眼里都是笑意,说到党的政策,没有一个不竖大拇指,提起兰山区的交通干部,也是赞不绝口。
     建设交通运输服务站  2018年,兰山交通运输分局积极响应省交通运输厅关于推进乡镇运输服务站建设和加快完善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的号召,以长年扎根镇街基层的交通运输管理所为载体,提升改造了5个乡镇运输服务站,联合镇街政府、公交集团和申通快递,将仓储配送、物流分拨、校车运营、公交停靠等功能融为一体,构建起区、镇、村三级物流网络,推动实现“土货”进城、“网货”下乡,带动了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乡村振兴驶入快车道。
     道路通,百业兴  过去的兰山区汪沟镇经济基础薄弱,省定贫困村占到全镇的三分之一,当地流传着“汪沟镇,南北长,京沪高速穿中央,三十八里是单趟”、“水库大,汪塘多,基本农田满山坡,山村土路不通车”的顺口溜。
      兰山交通人扛起了“修路致富”的大旗,多次到田间地头进行调研,与当地老百姓进行沟通交流,会同汪沟镇党委政府相关负责人讨论论证,绘制建设蓝图,得到了同志们的高度认可和大力支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确定了修建汪沟镇镇域大环线的计划。
      目标确定,说干就干,交通扶贫补助资金有缺口,利用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收益做补充;启动资金不到位,动员爱心企业家垫资;绿化苗木有欠缺,接受社会正能量捐赠。“只要思想不滑坡,点子总比困难多”,为减少拆迁成本,便于后期管理,采取沿村而建的原则,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先修东环线,再修南环线,最后修到西环线,截至2019年,汪沟镇单程全长38公里交通大环线全线贯通,撑起了汪沟镇经济发展的骨架,坚定了汪沟人民脱贫致富的信心。
       一条路带来的收益远远超出我们的想像,汪沟镇的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高效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转变。路网建设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围着公路转,全镇67个产业扶贫大棚和车间都建在运输便捷、道路通畅之处。2018年汪沟镇10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脱贫,这一年,汪沟镇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2亿元,同比增长7.8%;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4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地方财 政收入6565万元,同比增长46.3%。在全区12个镇街道、开发区年度综合考核中,由2015年的第10名跃居第4名。
      栉风沐雨,砥砺前行  交通扶贫工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交通领域的生动实践,从村村通到户户通,交通扶贫为沂蒙人民开辟了一条通向现代文明的大道,人流、物流带动了信息流、资金流,促进了知识的传播、思想的开化和文化的交流,实现了扶贫与扶智的有机结合。习总书记关于”要想富,先修路“不过时的论断,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是对交通人的鼓励和鞭策。兰山交通人将一如既往,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交通强国战略,在上级部门的正确带领下,真抓实干,奋勇拼搏,打通最后一公里“扶贫路”,交上一份令群众满意的脱贫攻坚答卷。(叶燕飞摄影报道)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发布者资料
管理员 查看详细资料 发送留言 加为好友 用户等级:高级会员 注册时间:2009-06-10 16:06 最后登录:2022-11-02 07:11
推荐内容